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张燕生:全球经贸"东移"特征显现 宜抓机遇扩大(2)

来源:经贸实践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3-10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

【摘要】制度型开放须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 新华网: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“持续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,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”。在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之下,制

  制度型开放须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

  新华网: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“持续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,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”。在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之下,制度型开放有哪些重要性与着力点?

  张燕生: 构建与高标准的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,是制度性开放的一个大方向。

  具体而言,“十四五”时期我国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,要推动规则、规制、管理、标准现代化,推动体制、治理和法治等方面的现代化。

  一是与WTO、IMF、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所代表的国际通行规则、制度规范相衔接。

  二是在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的进程中,推动商签更多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贸易协定。这在RCEP、中欧全面投资协定、CPTPP等都有直接体现。

  三是推动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等国际有关绿色发展、数字经济、服务开放等领域国际规则制定和完善。

  敢于引入竞争压力 开放带来“开窍”

  新华网: 兼顾开放与安全是一个新形势下的重要话题。“十四五”时期应如何进一步健全开放安全保障体系,筑起与更高水平开放相匹配的监管与风险防控体系?

  张燕生: 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叫开放。我的理解是要能敢于开放,引入外来竞争压力,苦练内功,增强国际竞争力。有这种实力和决胜信心,才能够承受开放的冲力和压力。

  无论是市场开放、制度开放,还是创新开放,其实主要在于引入外来竞争压力,使国内的体制机制创新、优化、完善。

  开放最重要的一个积极作用是促进“开窍”。你会发现,凡是开放做得好的地方,人们都很“开窍”,对市场经济、国际经济、法治经济都会有较好的接受度和承受力。开放本身也有一种敢于面对挑战、直面压力、转危为机的精神。

  当然,开放也意味着风险,因此首先要把风险防范安全保障放在第一位。宁可慢,都要把安全的工作做好,有的时候快就是慢,慢就是快。安全包括供应链、产业链、贸易链、创新链、信息链、数据链的安全。我认为,开放的技术安全问题,是技术自主可控,是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。

  目前我国是全球第一贸易大国,但可以看到在服务贸易,比如贸易、运输、保险等定价权和话语权不在我们手里,贸易的规则和博弈等很多方面还在学习过程中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谨慎是最重要的。

  文字:闫雨昕

文章来源:《经贸实践》 网址: http://www.jmsjzzs.cn/zonghexinwen/2021/0310/674.html

上一篇:合肥经贸旅游学校心理咨询助力学子健康成长
下一篇:河北经贸大学校长刘兵讲授2021年春季学期“开学

经贸实践投稿 | 经贸实践编辑部| 经贸实践版面费 | 经贸实践论文发表 | 经贸实践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经贸实践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