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苏轼的象外之象及其显象赋形范式(8)

来源:经贸实践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6-16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

【摘要】与司空图的“象外之象”“景外之景”“美常在咸、酸之外”不同,苏轼所谓“象外之象”不仅是对意味无穷的期许,也不仅可以还原为生动鲜明的意象与

与司空图的“象外之象”“景外之景”“美常在咸、酸之外”不同,苏轼所谓“象外之象”不仅是对意味无穷的期许,也不仅可以还原为生动鲜明的意象与情境,而且是潜藏着作者身影的意象,它们包含作者的意趣与生命精神,甚至是作者的化身。如《郭忠恕画赞》云:“长松搀天,苍壁插水。凭栏飞观,缥缈谁子。空蒙寂历,烟雨灭没。恕先在焉,呼之或出。”[5]孔凡礼点校:《苏轼文集》,第613页。艺术品是作者生命的体现,在一幅画中流露画家的精神与格调实属自然,但是苏轼不止于此,他认为画家可以在画中“呼之欲出”——即在接受过程中可以还原出画家的形象与神态。这样的说法,在理论上应该是成立的。按照苏轼的逻辑,在随物赋形的过程中心物合一,身与物化,纵然没有主观地渗入物象,但实际上在以无为用的审美中,主体已经存留于作品了。郭忠恕画中“空蒙寂历,烟雨灭没”是本体的美之所在,必然包罗众象,而且是象外之象,如果进行审美上的还原,还原到意象形成之初 ——“烟雨灭没”之象中,仿佛见恕先象也是极可能的。因为在心物合一、身与物化的审美中必然可见创作主体的身影,而不仅是精神;也因为按照苏轼的理论,主体与外物的合一不仅是理性、情感与外物形式的合一,而且是在长期的体察、思索后,于刹那的全身心的具体动作中完美呈现。

这一理论的诗学意义在于,意象的隐喻性是整体的,既通过意象可见情理与生气,也通过意象可见作者的意趣,但这意趣不是作者的主观情志,而是借助意象自然而然地弥漫而出的趣味。因此,意象的象征性意义趋于淡化,审美主体与外物之关系模式在苏轼这里发生了某种质的变化。

文章来源:《经贸实践》 网址: http://www.jmsjzzs.cn/qikandaodu/2021/0616/1066.html

上一篇:陶渊明与庄子
下一篇:实现高中地理多元化教学的实践探析

经贸实践投稿 | 经贸实践编辑部| 经贸实践版面费 | 经贸实践论文发表 | 经贸实践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经贸实践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