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苏轼的象外之象及其显象赋形范式(2)

来源:经贸实践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6-16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

【摘要】那么,前文所提及的“卑高”“动静”,乃至乾坤之道,又是如何而来呢?苏轼提出“一而两于所在”的说法。他在阐释《系辞》“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,

那么,前文所提及的“卑高”“动静”,乃至乾坤之道,又是如何而来呢?苏轼提出“一而两于所在”的说法。他在阐释《系辞》“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,变化见矣”时说:“天地一物也,阴阳一气也,或为象,或为形,所在之不同,故在云者明其一也。象者形之精华,发于上者也,形者象之体质,留于下者也。人见其上下,直以为两矣,岂知其未尝不一邪?繇是观之,世之所谓变化者,未尝不出于一而两于所在也。自两以往,有不可胜计者矣。故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,变化之始也。”[6]苏轼:《东坡易传》卷七,第120页。这一思想整体看来依然是气化论,突出了化生过程中的气、物、形、象观念,但从根本上来说,都是“一而两于所在”的结果。“一而两”是变化的本性——这一点类似于张载“一故神,两故化”[7]王夫之:《张子正蒙注》卷一《参两篇》,王夫之《船山全书》第12册,岳麓书社2011年版,第46页。的气化思想;“于所在”是各得其所之意。在此,苏轼论证了气、物、形、象具有的先天的自足与自由,我们不妨又可称之为“象本论”,即“象”的成就与变化就是易道本身。在易道方面,苏轼既没有抽象地以阴阳变化为本体,也没有以八卦相荡为本体,而是突出了象的自化;摄取了王弼注《易》中“无”的思想,却消解其无本体论,强调无意之用,突出了无我的精神;吸收了张载的“一故神,两故化”的化生观念,但并不停留在太虚与心本体上,释卸了“为天地立心”的道德承诺,而绽放出生命主体如水般活泼而自由的情性与趣味。

与其哲学思想相颉颃,苏轼诗学中的“初无定质”[1]苏轼:《与谢民师推官书》,孔凡礼点校《苏轼文集》,第1418页。“随物赋形”[2]苏轼:《自评文》,孔凡礼点校《苏轼文集》,第2069页。,就是“我有是道,物各得之”“形象成而变化见”等观念在诗学中的落实。此种以通透而深刻的哲学思想作为理论支撑的新的意象论,无疑是具有独特个性的,道论与文论、意象论几乎可以合而为一,在这一点上,与刘勰的文道逻辑极具异曲同工之妙。另外,苏轼在宇宙论上重视“形”“象”变化,这一思路,也形成了他以象释象的阐释观念。苏轼为“天地变化圣人效之,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”作传曰:

天生神物,圣人则之,则之者,则其无心而知吉凶也。天地变化,圣人效之,效之者,效其体一而周万物也。天垂象,见吉凶,圣人象之,象之者,象其不言而以象告也。《河图》《洛书》其详不可得而闻矣,然著于《易》,见于《论语》,不可诬也。而今学者或疑焉,山川之出图书,有时而然也。魏晋之间,张掖出石图,文字粲然,时无圣人,莫识其义尔,《河图》《洛书》岂足怪哉!且此四者,圣人之所取象,以作易也。当是之时,有其象而无其辞,示人以其意而已。故曰:“易有四象”,所以示也。圣人以后世为不足以知也,故系辞以告之,定吉凶以断之,圣人之忧世也深矣。[3]苏轼:《东坡易传》卷七,第133页。

苏轼承认自然变化中的不测之神,圣人因其无心而知吉凶;天地变化,圣人效仿,故能“体一而周万物”。具体而言,上天垂象而圣人象之,因为垂象无言,所以圣人必然借象以昭示神明变化,卦象之作就是圣人取象《河图》《洛书》而来。初创之时,有象无辞,但足可以向人们显现道之真谛或圣人之意。而之所以系以卦爻辞,是因为圣人担心后世无法充分知晓其意。在此,苏轼突显了“象”在易道中的核心地位,它显现变化之神,昭示吉凶之理;而从圣人角度来说,“象”或卦象又是显示无言真谛的方式。在阐释“立象以尽意”时,《东坡易传》说:“圣人非不欲正言也,以为有不可胜言者,惟象为能尽之。故孟轲之譬喻,立象之小者也。”[4]苏轼:《东坡易传》卷七,第133页。这里有两层意思:其一,立象可以尽不可胜言之意;其二,将孟子“譬喻”纳入立象尽意传统中。这一思路若进入诗学或审美领域,“象”就成为创作或审美的核心要素,而且,“象”的昭示与仿效过程也即是道的过程。

二、随物赋形与自然之数

在哲学观念上,苏轼主张“象本论”;在诗学上,则重视意象论。正如少康先生的论断“苏轼强调‘随物赋形’的目的在要求艺术形象的刻画应以合乎自然造化为最高标准”[5]张少康、刘三富:《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》(下),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,第24页。,确实如此,苏轼一方面重视形象描摹,另一方面又在法度、数理上提出标准。我们可用“随物赋形”与合“自然之数”来描述其意象论特质,这将涉及在意象生成过程中的构形与尺度,及两者的关系问题,在苏轼这里,自然数理的达成就是进入自然之道的途径,精密的数理追求为他的形象刻画和传神写照提供了技术前提。

文章来源:《经贸实践》 网址: http://www.jmsjzzs.cn/qikandaodu/2021/0616/1066.html

上一篇:陶渊明与庄子
下一篇:实现高中地理多元化教学的实践探析

经贸实践投稿 | 经贸实践编辑部| 经贸实践版面费 | 经贸实践论文发表 | 经贸实践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经贸实践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